李國英查勘黃河巴彥淖爾段封凍情況
2月15日至17日,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赴內蒙古自治區(qū)調研部署黃河防凌工作。他強調,當前黃河防凌已進入關鍵期,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減災工作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預字當先、防線外推,錨定“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黃河干支流堤防不決口”目標,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動力,扎實做好黃河開河期各項防御工作。
李國英調研三盛公水利樞紐調度運用準備情況
受近期氣溫回升影響,黃河內蒙古河段開始融冰解凍,2月17日黃河干流內蒙古上段麻黃溝省界斷面至海勃灣壩址封凍河段開河10公里,標志著黃河冰封進入開河期。李國英先后深入內蒙古烏海、巴彥淖爾、鄂爾多斯、呼和浩特等黃河防凌一線,實地查勘海勃灣水利樞紐、三盛公水利樞紐、巴彥高勒水文站、烏蘭布和應急分凌區(qū)、烏拉特前旗紅圪卜排水站、杭錦淖爾應急分凌區(qū)、達拉特旗二貴圪旦控導工程、萬家寨庫區(qū)清水河縣段等地,詳細了解河道冰封凍融、凌情監(jiān)測預報、骨干工程調度、分凌區(qū)運用準備、卡冰結壩險情破除、堤防巡查搶險等情況,深入研究部署基于凌情發(fā)展的應對措施。
李國英強調,開河期是凌汛風險暴發(fā)期,也是防凌關鍵期,做好防凌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各級防凌責任單位、責任人員要立即進入防凌關鍵期工作狀態(tài),堅決避免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意識、機制、措施都要與防凌關鍵期相匹配,提前做深做細做實各項防御工作。
李國英調研黃河清水河縣段凌情
李國英指出,要加強加密凌情監(jiān)測預報,運用“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jiān)測感知體系,滾動分析、動態(tài)掌握天氣、水情、冰情、河情、工情,根據(jù)水文、氣象、熱力、水力等要素,綜合考慮冰凌結構分布和厚度密度流速等物理參數(shù),完善冰凌預報、冰凌洪水演進等模型,精準分析計算河道槽蓄水增量,精準預報開河模式、開河時機、開河位置及凌峰流量。要完善數(shù)字孿生流域、數(shù)字孿生工程,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精準識別和劃定風險區(qū)域,迭代優(yōu)化防凌方案,為決策指揮提供前瞻性、科學性、精準性、安全性支持。
李國英要求,要充分發(fā)揮黃河防總作用,堅持流域一盤棋,統(tǒng)籌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加強流域骨干水利工程統(tǒng)一調度、科學調度、精準調度。要下足繡花功夫,準確把握劉家峽、海勃灣、三盛公、萬家寨等水利樞紐功能、地位、作用,根據(jù)河道冰凌徑流演進過程,精準確定工程運用次序、時機、方式、規(guī)模,在關鍵時刻發(fā)揮流域控制性工程關鍵作用。要增強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完善預案、把準時機、提前準備,扎實做好“四預”工作,將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風險隱患消除于未萌。
李國英強調,要健全責任落實、決策支持、調度指揮機制,針對凌汛災害和內蒙古河段河勢游蕩多變特點,預置搶險力量、料物、設備,把責任落實到段、到崗、到人,強化對薄弱堤段、險工險段、易出現(xiàn)冰壩河段的巡查防守,運用新技術新設備開展24小時不間斷監(jiān)測,做到險情早預測、早發(fā)現(xiàn)、早處置,堅決打贏黃河防凌硬仗,確保黃河防凌安全。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lián)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lián)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